范正武
武汉合同律师——湖北济楚律师事务所
WUHAN CONTRACT LAWYER
首页
home
律师介绍
about
律师文集
works
合同纠纷
合同常识
合同履行
合同违约
合同新闻
合同知识
联系我们
contact
合同新闻
works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合同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来源:
武汉合同律师——湖北济楚律师事务所
网址:
http://www.htlawwh.com/
时间:2014-08-03 14:08:30
分享到:
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1991年4月9日批准) 目录 序言一、1991-2000年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 (一)奋斗目标和总体蓝图 (二)基本指导方针 (三)主要任务和重要指标 二、“八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综合经济指标 (一)基本任务 (二)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 (三)综合经济效益 (四)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分配 (五)财政和信贷 三、“八五”期间主要经济部门发展的任务和政策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二)水利建设 (三)能源工业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五)原材料工业 (六)地质勘查和气象 (七)电子工业 (八)机械制造工业 (九)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 (十)轻纺工业 (十一)建筑业 (十二)商品流通 四、“八五”期间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和政策 (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地区经济协作和联合 (六)城乡规划和建设 (七)国土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 五、“八五”期间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任务和政策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八五”期间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一)进出口贸易 (二)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智力 (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 七、“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二)改革企业体制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改革价格体制 (五)改革财政税收体制 (六)改革金融体制 (七)改革工资制度 (八)改革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九)改革计划体制和投资体制 (十)加强经济调控体系建设 八、“八五”期间人民生活和消费政策 (一)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 (二)控制人口增长 (三)劳动就业和劳动保护 (四)卫生保健事业 九、“八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一)文化建设 (二)思想建设 (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序言 本世纪最后十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今后十年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确制定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1991-2000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1991-1995年)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八十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生产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科技、教育和文化等事业迅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完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 过去的十年,我国圆满地实现了第六个五年计划,接着又胜利完成了第七个五年计划。“七五”期间,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推进了各方面改革,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格局,促进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利用外资和引进新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在全国形成了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都超过原定五年计划的要求,绝大多数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较多增加。五年内,建成投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532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354个。能源、重要原材料的生产能力和运输、通信能力都有不同程度增长,现有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多数有所提高。科技攻关、科技成果推广和基础性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各项文化、卫生、体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城乡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所有这些,为九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一度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都出现过急于求成,一度造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国民经济的某些方面过于分散,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加全面的贯彻,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思想政治领域出现新的转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成效显著。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农业连续两年丰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经济秩序明显改善,整个国民经济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经济循环不畅、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体制关系不顺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制定,全面估量了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既考虑已经拥有的良好基础和各种有利条件,又估计到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力求使规划和计划实事求是,瞻前顾后,既积极进取,又留有余地。 本纲要把十年规划远景和五年中期安排结合起来,从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要求出发来制定“八五”计划。十年规划部分设想的概略一些,除了提出少数重要指标外,着重是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八五”计划部分具体一些,规定的指标多一些,但重点也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和改革下放的总体部署上。根据本纲要的要求,各地方、各行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进一步具体化。更为详细和具体的安排将在年度计划中制定。在“八五”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对现在规定的指标加以必要的调整和充实。在“八五”后期,还要制定“九五”计划。 一、1991——2000年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 (一)奋斗目标和总体蓝图 总的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按照这个目标要求,到2000年,以1990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1100亿元,10年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一。其中: 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百分之三点五;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点八。 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改善经济管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重点建设,为二十一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一步健全。 以上几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体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基本方面的客观要求。它既要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注重经济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既重视经济建设,又重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既考虑经济的发展,又考虑社会全面进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这些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加以实现。 按照以上奋斗目标的要求,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出现多方面的重大变化: 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的位次进一步提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将有较大增长;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生产门类更加齐全,地区经济布局趋于合理;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一批行业的主要生产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较先进的水平,若干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国防现代化建设将达到新的水平;人民生活将发生由温饱上升到小康的阶段性变化,人民的健康水平、营养状况、平均寿命和识字率等生活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秩序安定,社会风气更加健康向上。总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取得全面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中国将以新的姿态进入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基本指导方针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加以具体化、制度化。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改革不断深化、开放进一步扩大;同时,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使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坚定不移地保持国民经济持
← 上一篇:期货经纪合同
→ 下一篇:主机租用合同
律师文集
works
more
合同纠纷
合同常识
合同履行
合同违约
合同新闻
合同知识
联系我们
contact
more
范正武
18164268466
81803772@qq.com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马鹦路191号季佳·里美好广场2908室
关注我们
QQ咨询
电话咨询
给我打电话:
1816426846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