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合同律师——湖北济楚律师事务所 网址:http://www.htlawwh.com/ 时间:2013-12-18 22:12:42
问题字典(右)与原版字典几乎一样
5月8日凌晨3时24分,已责成崇文书局发行单位立即收回已发放的《学生新华字典》,并全部销毁。对违反合同法单方面违约行为,所产生的所有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由崇文书局全部承担。但公众的疑问却并未完全消除。但一本没有署名、差错连连的“问题字典”,是如何躲过各级部门的监管、并发放到320万名湖北中小学生手中的?接二连三出现的“问题字典”,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处处节约成本惹的祸?
据了解,崇文书局是以出版工具书和学术著作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其前身为湖北辞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1992年正式独立经营,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崇文书局。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辞书专家杨合鸣与更名前的辞书出版社多有合作,目前市面上还有几种由杨合鸣主编、崇文书局出版的辞书出售。
5月12日早上,在湖北武汉光谷书城,仅剩下一本崇文书局出版的《学生新华字典》。“孩子刚读一年级,还是买新华字典吧。”图书销售人员向记者建议。
这本字典为2012年5月第3版,标价19.5元,在封面上有“杨合鸣主编”几个小字,涉事的“问题字典”被指就是这本字典的“山寨版”。
“我们这里已经开始回收字典了。”5月10日,湖北利川市一名学生家长表示,当地已经开始回收“问题字典”,并给法治周末记者寄来了一本在当地中小学免费发放的“问题字典”。
“问题字典”版次标注的是2013年1月第一版,其封面、封底与记者从光谷书城买来的字典一样都是蓝色套黄色,版式几乎一样。如果不仔细看,无法发现两者的细微差别,当然也是最根本的区别——一个有主编署名,而另一个则没有。
再看封底,杨合鸣主编的版本,有选题策划、责任编辑以及美术编辑的署名,另一版本似乎也“忘记”了这些。
根据媒体报道“问题字典”中的错误,正文第1页,“啊”字的英文“what”被写成了“uhat”;正文第10页“把”字的例证“话把儿”成了“活把儿”;正文第18页,“暴”字的例证中,“暴露”的“露”字缺失……
在杨合鸣主编的版本中,并没有发现这些错误。
有辞书专家抽取了“问题字典”的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差错率应该多少,不是专家一句话就能定的。”长江传媒的中层王明(化名)对此表示不满,“万分之二十不是一两个专家估算就能得出的结论。”
据了解,自2013年寒假开学起,我国为农村1年级至9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今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要求“严禁以其他工具书代替《新华字典》”,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是国家唯一指定采购的字典。
然而,湖北省320万名中小学生最终拿到的,却是崇文书局出版的没有主编署名的《学生新华字典》。
“这个活干得有点不地道。”王明说,崇文书局不用《新华字典》得罪了商务印书馆,不署名则是为了节约成本,如果署上主编的名字,则要付5%的版权费,合同总价如果为4000万元,则需要付200万元版权费。
“肯定不会付这么多,双方一般都会进行协商,但这本字典是想玩‘擦边球’,省下这笔费用。”王明打了个比方,就像有的文摘类报纸或杂志,用了别人的文章,并说希望作者来领取稿费,结果因为作者根本没有注意,省下了这笔费用。
再就是杨合鸣主编的版本为双色版,问题字典为单色版,纸张也差不少,而处处节约的“问题字典”,价格也是19.5元。
“反正就是处处省钱。”一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高额利润在作祟
据一名曾参与《学生新华字典》编纂的辞书出版社退休职工介绍,2001年,辞书出版社约杨合鸣编写《学生规范字典》,后来这本字典经包装并更换书名,变成2006年版和2012年版的《学生新华字典》。
而2012年版的《学生新华字典》,缘何变成了如今的“问题字典”,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关键还在一个人——崇文书局的总经理黄成勇。
“他很有能力,脑子动得也快。”黄成勇的不少同事这样评价他。1961年出生的黄成勇,于去年中旬担任崇文书局总经理。
此前,不到30岁的他就担任了湖北郧阳地区新华书店经理。2005年,竞聘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岗位成功,后负责全省教材的采购工作。
黄成勇接手时,崇文书局正在走下坡路。
长江传媒下属子公司负责人张勇(化名)介绍,随着电子工具书的日渐普及,辞书市场近年来大幅度萎缩,有些辞书出版机构甚至难以为继。黄成勇刚去崇文书局,面临的压力肯定也比较大,正好遇到了这个机会,“他肯定是为了公事,想打一个翻身仗”。
长江传媒2012年年报披露,截至2012年年末,作为长江传媒的一级全资子公司,崇文书局总资产为4716万元,净资产为1768万元,实现净利润392万元。为长江传媒贡献的利润为67.86万元。
一位商务印书馆人员向媒体介绍,一本像“问题字典”这样质量的字典,制作成本最多两元钱,按照政府14元的统一采购价,每本获利12元,发行320万元本这样的字典,意味着将获利三四千万元。
如果有这么高的利润,对崇文书局来说确实是一次好机会。
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清教授介绍,作为工具书,一本字典的面世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字典编纂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或者出版社与委托编纂者签订合同;随后,由出版社列出下一年度的出版计划,向新闻出版行政主管单位进行选题申报;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对选题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内容是否有危害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出版社一般都有新闻出版行政主管单位所给的书号,并且是一书一号,一一对应;最后,由出版社进行严格的“三审制”,从图书编辑、部门编辑到总编辑,层层把关。
有杨合鸣编的《学生新华字典》为底子,为了有所区别进行了一些修改,“问题字典”就这样出炉了。“几个月的时间,对编一本字典来说显然不够。”一名出版业内人士这样介绍。
崇文书局副总经理叶芳对媒体称,他们的字典“申报了选题,申请了书号,是完全正规的出版物,绝非盗版”。但因出版印刷时间较仓促,又在编校环节出现差错,所以出了些问题。虽然字典标价是19.5元/本,但中标价格仅为8.82元/本,与其他参与竞标的出版单位相比,崇文书局的应标价最低。
业内人士计算,如果以8.82元/本、共计320万本计算,长江传媒、崇文书局全部销毁这批“问题”字典,需为此承担2000余万元的图书销售损失,加之物流、配送损失,这一数字可能还会更高。
政府采购信息未公开
据了解,“问题字典”的采购,是纳入了湖北政府采购招投标程序的。
5月7日,长江传媒董事会发布《关于所属崇文书局出版物存在质量问题的声明公告》,称“通过招投标程序,公司所属崇文书局作为有辞书出版资质的出版机构,出版的《学生新华字典》最终中标入选”。
“问题字典”曝光后,黄成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湖北省教育厅委托教育装备处进行采购谈判和招投标,此后确定具体采购品种,之后由省新华书店组织采购工作,“我们只是接到省新华书店通知说,我们的东西(字典)中标了”。
崇文书局和湖北省新华书店都是长江传媒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外界提出了“左手倒右手”的质疑。但长江传媒回避了媒体对公司内部利益关联的质疑。
按规定,作为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的一种,湖北省教育厅采购《学生新华字典》应当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并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湖北省政府采购中心,是湖北省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政府集中采购的执行机构,主要职能为负责组织实施省本级政府的集中采购活动。
在省政府采购中心官方网站上,法治周末记者查阅了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的招标公告信息,但均未查到省教育厅采购字典项目的信息。
省政府采购中心综合部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次字典采购是由省教育厅装备处自行采购,该处有招标资质。
记者登录中国政府采购网(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查询后发现,有一条“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关于免费教科书中2012年秋季学期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配齐《新华字典》采购项目-补充公告”,但没有找到湖北省教育厅采购《新华字典》的相关信息。
长江传媒2012年年报显